
5月18日晚,央視《焦點訪談》播出《開往世界的中國高鐵》,講述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故事,講述中國標準“簡統化”接觸網裝備從誕生到應用的故事。 高鐵電氣懷著“開拓創新,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轉變’重要指示精神”的初心,憑借一甲子雄厚技術實力和豐富生產經驗,在中國鐵設主持下,攻克“系統、結構、材質、工藝”四大難關,成功打造了中國標準“簡統化”接觸網裝備。雅萬高鐵全線所采用的中國標準“簡統化”接觸網裝備均由高鐵電氣生產供貨,這是中國標準“簡統化”接觸網裝備首次走出國門,應用于海外項目。 從“國產”到“國標” 作為接觸網裝備行業龍頭企業和先行者,高鐵電氣經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率先實現了高鐵接觸網零部件的全面國產化、批量化生產,為我國高鐵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當時,我國接觸網采用多種制式,其各有特點、自成體系,型式多樣、結構種類龐雜、零件規格繁多,缺乏頂層設計。給設計、制造、組裝、施工、維護和長期管理造成了巨大困難,導致工程成本居高不下,難以從源頭上提升高鐵電氣化工程建設水平。 “國產化”亟待“國標化”,我國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接觸網中國技術標準體系。2015年6月,國鐵集團正式立項《新型高速鐵路接觸網裝備技術研究》與《高鐵時速250公里、時速350公里接觸網技術與裝備簡統化研究》課題,由中國鐵設主持,高鐵電氣主要參與研制,拉開了新型簡統化接觸網系統研究的大幕。通過五年的深度科研攻堅,成功構建了新型系統化接觸網技術標準體系。 從“追趕”到“領先” 中國標準“簡統化”接觸網裝備通過對接觸網技術參數、安裝型式、材質標準和服役性能的深入研究,達到統一技術參數、統一并簡化裝備結構形式、統一并減少零部件種類、提高關鍵零部件服役性目的。較傳統結構相比,“簡統化”腕臂零部件在數量上減少39%、螺紋副減少57%、緊固力矩種類減少50%,產品制造的穩定性、零部件集成度得到全面提高,滿足高鐵供電系統運行要求的同時,接觸網安裝和維護效率提升了1/3,為統一全套標準裝備、智能識別零部件故障提供了基礎保障,實現了從引進技術到中國制造再到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跨越,完成了從行業“追趕者”“并跑者”到“領跑者”角色的轉變。 從“制造”到“智造” 針對“簡統化”產品技術特點,高鐵電氣生產團隊“量身定制”行業首套鋁合金接觸網零部件自動化生產線,運用數十種“黑科技”提高自動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擺脫傳統制造業的“孤島效應”,實現了全流程智能化生產。該生產線首批下線的“簡統化”裝備已經成功走出國門,應用于印尼雅萬高鐵,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來便捷的中國高鐵新模式。 高鐵“簡統化”接觸網推廣應用以來,在國內京沈高鐵試驗段、京張高鐵崇禮支線、浩吉鐵路、鹽通高鐵等鐵路項目中“服役”,運行穩定,性能可靠,各項指標均符合《高速鐵路接觸網運行維修規則》鐵路標準要求。 隨著印尼鐵路部門對中國高鐵的產品、施工技術、運營管理等中國方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項目的推進也不斷加快。2022年11月,印尼G20會議期間,雅萬高鐵測試段試運行圓滿成功。今年夏天,雅萬高鐵將實現全線通車。